标签: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李宇嘉:呼吁下调存量房贷利率

01


近期,沪深房贷新政,首套房、二套房贷款利率下限,分别下降到LPR-45BP和LPR-5BP,也就是3.5%和3.9%,非常逼近公积金的利率。这让前几年高利率贷款的客户很受伤。

 

去年,8月31日,央行下调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调整至不低于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

 

当时,贷款利率下限比较高的有几个城市:


  • 北京:LPR+55,2019年10月份以来新发放的贷款

  • 上海:LPR+35,2021年7月份以来新发放的贷款

  • 北京:LPR+30,2019年10月份以来新发放的贷款

  • 厦门:LPR+30,19年10月-22年5月新发放的贷款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数据来源:wind(取期间平均数)


那一时段,上述几个重点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普遍在4.8%-5.2%之间。按照二套房比首套房贷利率高60个基点(2023年9月之前,二套房利率下限为LPR+60BP),二套房贷利率在5.4%-5.8%。算下来,那个时段相比现在增量房贷,首套、二套房利率分别高约150个、170个基点左右。

 

300万贷款,本息合计差距近百万。

 

如果考虑到,这些城市很多房子的价格,已跌回2019年前后,就不奇怪,为啥京沪甫一公布新的利率下限,很多业主就炸了。2023年9月份,专家建言、群众呼喊、内需待哺等,央行下调了22万亿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或降至国家规定的下限(LPR),或降至本地下限。

 

2023年11月,央行公告,存量房贷降息工作基本完成,平均降幅0.73个百分点,惠及1.5亿人,每年减少利息支出1600-1700亿元,户均每年减少3200元。考虑到降低月供负担,激活内需和消费,纠偏目前通缩的态势,新一轮存量房贷利率降低,似乎又到了一个窗口期。

 

02


对绝大部分二三四线城市来说,首套房存量贷利率在2023年9月降至国家规定的下限,或LPR(22年5月14日之前发放的)或LPR-20BP(22年5月14日至今),利率水平在4.3%或4.0%。

 

近期,部分二三线城市披露了最新利率水平(不设下限),基本在3.15%-3.63%。由此可估计,按照这一水平,绝大部分二三四线城市,短期内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空间还有80个BP左右。


表:5.17后主要城市首套房和二套房贷利率水平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数据来源:中指院


事实上,从本轮利率高点到今年3月份,在2年半的时间里,全国首套房贷利率水平已经下降了215多个基点,二套房贷利率下降了180个基点,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5月份以来,随着利率“不设下限”在各地迅速跟进,主要城市首套、二套房利率又下降了20-30个基点。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至少在短期内,房贷利率再次大幅度下行的空间有限:

 

自进入2022年以来,国有银行净息差大幅下行。2022年一季度首次跌破2%后,一路近乎直线下落;至2023年第四季度,单季净息差已跌破1.5%。按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2023年4月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净息差已突破1.8%警戒线。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另一方面,居民抢定期存款的趋势愈演愈烈:

 

据央行数据,从2020年至2024年1月,中国住户存款累计增加58.24万亿元。2.5%-3%的存款产品基本被“疯抢”,近期热销的长超期国债,也映射了未来无风险利率可能继续下行的态势。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数据来源:wind

 

总之,存量房贷利率,或迎来新一轮下调的窗口期,而增量房贷利率,短期内下行的空间有限。


03


2023年,居民各档期存款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利率降低约50个BP左右,也为近期房贷利率下降打开了空间。但要注意的是,在国央企盈利考核、利润上缴强化的背景下(银行多为央企),加上存贷款净息差收窄,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需要新一轮的降准和存款利率下降。

 

不过,即便短期内房贷利率下降空间有限,但是银行角逐居民房贷份额的战争,才刚刚开启。因为,银行面临着空前的“资产荒”,信贷额度很充足、投放出去的压力也很大(稳增长、扶实体),房贷的优质性开始显现(有抵押物),商品房销售“缩量”,也让抢存量蛋糕的争夺异常激烈。

 

5.17以后,国家提出房贷利率不设下限,将一直以来官方为银行锚定的“保护利率”彻底取消了,也就是利率在居民房贷领域的市场化。失去了隐性保护的定价锚,迎来的是赤裸裸的竞争。

 

当前,房贷份额的竞争又很激烈。于是,除了价格竞争之外,各银行创新贷款产品和服务,给客户让利,提高服务粘性。比如,近期某银行推出的“两阶段还款”、轻松贷和气球贷”等。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这些产品,看上去眼花缭乱,但主打“低成本+低压力(前期还贷压力小)”的卖点,降低准入门槛,让更多人“加杠杆”。而且,还通过T+0放款流程、带押过户,联动车位按揭、一手楼线上认筹、二手楼线上资金监管等等,为客户适度减负、让利,锁定了客户其他金融服务。

 

总之,短期内除了降低房贷利率,还要靠产品创新、门槛降低、优质服务、全面营销来争抢客户了。

 

最典型的就是,气球贷重出江湖!

 

银行之间的内卷,加剧了!

 

04


不管是5.17的国家自上而下的新政,还是近期上海、深圳、广州等重点城市下调首付和利率,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鼓励加杠杆买房,维护房贷规模的稳定性,激发地产的金融加速器效应。


图:广州“5.28”楼市新政一览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特别是广州,5.28新政不仅放开了三套房贷款,而且本行政区内无房即认定为“首套资格”,可以多加杠杆。杭州也是如此,所在区名下无房,即可认定为首套。为何要拼命为此房贷增长呢?

 

当前,我们面临着通缩的局面,面临着内需疲弱的态势。直接原因就是,楼市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哑火了。地产对信贷的创造效应,对全社会消费的带动效应,全部因为商品房销售大幅度下滑(回到10年前)而衰退了。由于房子的客单价太高,要活跃交易,就必须要先活跃杠杆。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一方面降低月供负担,扭转通缩局面;另一方面,也会抑制提前还贷的倾向。当前,无风险利率继续下降,3%以上的保本理财产品开始消失了,房贷“高利率”的弊端暴露无遗。承接高利率的贷款,买一项价格可能下降的资产(住房),这是非常不划算的。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全图

数据来源:wind

 

因此,如果不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估计又会迎来新一轮的提前还贷潮,或者是借道经营贷、普惠贷等置换房贷。如此,稳定房贷规模、稳定地产金融加速器效应的政策初衷,就很难实现了。

 

增量房贷利率,未来下行的迫切性很强!

 

因为,5.17国家部署的主题是保交房,作为承担交付主体责任的开发商,必须要有现金流才能确保交付,这就需要活跃市场交易。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将首付降至历史最低、房贷利率不设下限。

 

4月30日的重要会议上,明确了“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预计,很快就会降准、降低MLF等,给银行释放无成本的、低成本的资金。

 

这样,就能够驱动银行降低新增房贷的利率。反过来,又会推动存量房贷降息,持续调度所有潜在的买房人加杠杆的动力,这是一个循环。即便在利率高位入市,也会实时地降到最低的水平。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