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三!人才流向最多的竟是这些城市
今日,泽平宏观联合智联招聘发布了2024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
数据显示,京沪深依旧居前三,长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
2023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北京连续多年占据榜首,长三角城市群进入前50的城市数量较2022年增加2个。
从结果看,2023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无锡位居前十。成都超越南京上升至第六,无锡蝉联第十。
人才流动趋势:一线城市、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高能级城市人才流动性较高。分地区看,得益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战略定位,东部人才持续集聚,中部、西部、东北持续净流出。
分线看,一线城市人才聚集放缓,二线城市人才净流入占比回正,三线、四线人才持续流出,但流出比例有所下降。
分城市群看,超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京津冀人才转为净流出趋势,成渝、长江中游人才持续净流出。
一线城市:京沪人才净流入占比下降、深广小幅上升
2023年京沪深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5%、1.5%、1.2%、1.0%,上海最高。
北京由于严控人口、疏解产业、就业竞争压力大等,人才流入占比减少,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下降1个百分点;
近年上海人才净流入占比变动呈倒“V”型,由于人才流入减少,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下降0.4个百分点,但仍是榜首;
深圳拥有低于北京和上海的落户门槛,以及创新的产业结构,能提供较多工作岗位等,2023年人才净流入较2022年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
广州经济发展速度快,生活成本、房价在一线城市中最低,吸引人才集聚,2023年人才净流入较2022年上升0.3个百分点。
二线城市:杭州人才净流入占比居首,南京、无锡人才净流入且占比稳定
2023年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无锡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2%、-0.3%、0.7%、0.8%、0.1%、0.6%,杭州最高。
杭州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小幅下降,但依旧是6个重点城市净流入最高的城市。杭州因电商等产业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环境宜居且薪酬相对较高;
成都应届生人才、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均处在全国前列,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上升0.3个百分点;
南京近年人才持续净流入,且占比持续保持稳定,主因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实施“宁聚计划”并持续优化细则等,不断吸引和留住人才;
苏州人才呈净流入趋势,主要得益于苏州经济实力雄厚且发展快、创新发展领先且区位优势明显;
武汉人才集聚主因为积极推动“百万大学生留汉”等引才留才政策实施,落户门槛继续放宽,吸引各类人才来汉;
无锡近2年人才净流入占比保持0.5-0.6%左右,主因为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迅速,且与同梯队城市相比,工资较高,生活成本相对较小。
具体来看一下深圳。
深圳2023年常住人口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12.8万人,人才也保持净流入,2019-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2%、1.3%、1.4%、1.1%、1.2%,人才集聚明显,主因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拥有低于北京和上海的落户门槛,以及创新的产业结构,能提供较多工作岗位等。
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2019-2023年深圳人才流入占比从4.7%降至4.4%,人才流出占比从4.6%降至3.1%,人才流动性下降。由于流入流出占比降幅相当,近年人才净流入占比保持平稳,2020-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3%、1.4%、1.1%、1.2%。
从来源看,2023年人才流向深圳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39%,低于2022年前十来源地的41.1%,深圳的人才来源集中度下降。
其中,珠三角城市下降至3个,合计占比18.2%。流入深圳的人才中10%来自广州,流入广州的人才中9.6%来自深圳,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来源城市的第1位。
人才流入深圳主要因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023年深圳GDP达3.5万亿,位居全国第3。叠加拥有低于北京和上海的落户门槛,以及创新的产业结构,提供较多工作岗位,能吸引更多人才到深圳就业。
从去向看,深圳人才流向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50.2%,低于2022年前十来源地的52%,深圳的人才去向更加分散。
其中珠三角城市有4个,合计占比31.8%,高于2022年的29.8%。流出深圳的人才中12.5%流向广州,其次是流向东莞、惠州、佛山,占比分别为10.2%、4.9%、4.3%。
2023年流入、流出深圳的行业人才中IT|通信|电子|互联网占比达26.3%、31.6%,均远高于前十的其他城市,深圳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动较频繁。
【楼市爆料】 所属房网/咚咚找房平台 资讯中心团队原创号,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转公众号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本文部分信息及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