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多家银行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

来源:深圳商报


近期,多家银行公告表示,将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核实工作。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蒙商银行、肇源农商银行、广汉珠江村镇银行等10余家银行发布相关公告。


6月3日,肇源农商银行公告称,“为进一步加强客户信息及账户管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您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该行将针对单位及个人客户身份信息(如:客户姓名、客户类型、客户证件种类、客户证件号码等)错误或信息不完整等情况进行清理。”


而在此之前,已有包括国有大行、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发布了相关公告。


邮储银行发布公告表示,自2024年8月起,该行在前期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治理及业务限制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对身份信息仍不完整、不真实或个人身份证件已过有效期、证件真实性存疑的个人客户依法开展业务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涉案账户等风险账户也在该行重点治理之列。例如,公安机关下发的涉案账户及涉案衍生账户,实施惩戒及重点管控客户名下的账户;被公安机关查、止、冻的客户,经排查发现交易存疑的账户;经排查,存在可疑交易行为而需要管控的账户及其他需要管控的账户;个人新开户回访未配合核实的账户;具备以下非柜面渠道功能且原设定的非柜面支付限额明显过高的账户: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丰收互联)、自助机具取现和转账(ATM、POS、智能柜员机等)及第三方快捷支付(支付宝、微信等)。


余杭农商银行表示,如果账户信息存在上述情况,该行将采取相关限制措施,如调整非柜面支付限额、暂停非柜面业务、只收不付、只付不收、不收不付等。


业内人士表示,多家银行陆续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核实工作,主要依据反洗钱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十六条规定显示,金融机构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金融机构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或者完整性有疑问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十九条也显示,在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关注客户及其日常经营活动、金融交易情况,及时提示客户更新资料信息;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已过有效期的,客户没有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机构应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


此外,多家银行还特别提醒,在个人客户信息治理期间,银行不会以短信或电话等任何方式要求客户提供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也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个人进行转账或涉及账户资金的操作。


分享
0